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研究物质也是如此.
(1)利用CO2
 
 
的性质可用于灭火.
(2)当大气中CO2的含量升高时,对环境影响的后果是
 

(3)科学研究表明,可通过下述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CO2+4H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导致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都不发生改变”来推断X的化学式.
解答:解:(1)可用于灭火必须保证气体本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还得保证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否则无法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利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 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导致温室效应发生;
(3)反应前只有1个C原子,所以反应后也只能有1个C原子,即X中C原子的个数为1个;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相等,所以X中不含氧原子;反应前只有8个H原子,反应后也必须有8个H原子,而2个水分子中只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X中H原子的个数为4个;由于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X的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密度大于空气;(2)温室效应;(3)CH4
点评: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还可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D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A
 
;D
 

(2)写出A、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5克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用干燥的氢气充分还原,最后得到纯铜4.36克,求原混合物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的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的成分,取l0g该合金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加人93.7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同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
 

(2)l0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
(3)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已知在此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求氧化物中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
 
作用.
(2)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
 
肥.
(3)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  
.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过程中首先观察到的能证明碳与CuO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写出试管a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还原完毕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
 

A.先停止加热,再拨开管口的橡皮塞
B.先拨开管口的橡皮塞,再停止加热
C.先将洗气瓶中液面下的导管移到液面上,再停止加热
(3)a处排出的气体,除含有未排尽的空气和未被完全吸收的CO2外,还一定含有
 
气体.
(4)酒精灯上加一网罩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