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  )
A.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1B.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2
C.CO和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7D.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1

分析 根据已有的化学式的计算以及有关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frac{12}{28}:\frac{12}{44}$=11:7,错误;
B、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frac{16}{28}:\frac{16×2}{44}$=11:14,错误;
C、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4:28=11:7,正确;
D、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frac{16}{28}:\frac{16×2}{44}$=11:14,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公式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FeS,FeSO3,FeSO4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其中硫元素的含量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经过花园,闻到鲜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气经加压后可以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氢气可燃而氧气却能助燃,说明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
研究微粒的运动
C.
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①2个氢原子2H;                 ②氯化钠中的阴离子Cl-
③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④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Fe}$Cl2
⑤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2)①N  ②CO2 ③NH4+④Na  ⑤H2O  ⑥CO32-(用序号填空)
其中能表示某纯净物的是②④⑤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②⑤能表示阳离子的是③
(3)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②A、B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为Na2O
③C、D、E中属于离子的是D
(4)用“>”或“=”或“<”或“≥”或“≤”填空:
①a mL酒精中加入b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cmL,则a+b>c.
②a克铝与b克氧气充分反应,得到c克氧化铝,则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索B、维生素C、锌、铁、钙、硒等.
(1)紫薯中锌、铁、钙、硒等指的是元素(填“原子”“分子”“离子”“元素”);
(2)紫薯中的硒元索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中子
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5年12月将在巴黎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国会议.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填标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利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1所示,这种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填标号).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CO;
②转化关系图中由H2CO3→CO2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③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和炭黑,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二氧化碳$\stackrel{点燃}{→}$氧化镁+碳.
(5)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下层(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6)某同学欲测定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其设计如图4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实验所用药品装入各仪器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在实验过程中,若烧瓶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水准管下移(填“上提”或“下移”).
④等恢复至室温,并上提后,再次记录量气管刻度;
【交流讨论】利用甲装置,即使操作无失误,由于加入的酸要占一定体积,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某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4乙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mL,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V2-V1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仪器的名称:e试管,f长颈漏斗,k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用发生装置A(填字母A、B、C、D),反应符号表达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不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4)常温下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AC(选填下列说法的序号).A.可以随时加液  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观察图C装置,制气体反应处于进行(填“进行”或“停止”)中.
(5)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实验若选用C装置不能(填“能”或“不能”)达到(4)中所说优点.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g(填g或h)通入.某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几次后,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原理是利用脱氧剂中铁单质在常温下消耗装置内氧气(脱氧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气密性.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①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AB(填字母).
A.反应前注射器中原有空气的体积      B.反应后注射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②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最终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评价】
①放入的脱氧剂足量的目的是将氧气完全耗尽.
②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没有有毒物质散逸到空气中,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切开的苹果会与氧气作用变黑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易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