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烛芯周围的烛油与氧气接触,却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2)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3)根据烧杯内外蜡烛燃烧的现象和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烛芯周围的烛油与氧气接触,却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2)C19H40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9×12):(1×40)=228:40=57:10,反应物中有19个碳原子,40个氢原子,5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9个碳原子,38个氧原子,所以水的化学计量数是20;
(3)烧杯外面的蜡烛燃烧,烧杯内部的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所以实验1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所以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①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1)烛油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57:10,20;
(3)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二氧化碳的性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确定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
B. | x轴表示反应时间 | |
C. | 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
D. | 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室内放一盆清水能够防止CO中毒 | |
B. | 空气的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就越好 | |
C. | 回收废旧电池,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
D. | 要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 | B. |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 ||
C. |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 D. | 量取液体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