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巴音郭楞州三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 )
A. 滴水成冰 B. 石蜡熔化 C. 纸张燃烧 D. 汽油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博才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B. 植物油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C.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降低
D.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 。
(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
(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的组成中含碳量不同有关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有关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
C. 燃烧条件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融化 B. 汽油挥发 C. 海水晒盐 D. 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使水蒸发得到食盐 B. 使海水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 海水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 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让们一起再认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拉瓦锡实验方案(如图1)利用汞的反应与图2相比,图2的优点_______(一条即可)
(实验回顾)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本中的 实验方案(如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残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1)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反思)
(4)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注射器冷却、管内白烟消失后,又意外发现注射器内壁附着黄色固体,该黄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 的闻学又利用传感器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对照实验,并用高能激光笔点燃磷。
①用测量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 浓度分别是:红磷为8.7%和白磷为1.0% ,从而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但也有同学认为白磷也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5是白磷燃烧过程中的压强变化趋势,试分析回答:图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