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19.9g含氢氧化钠的碳酸钠固体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3)欲将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配制成20%的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Na2CO3+2HCl ==2NaCl+H2O+CO2↑……………………………………………1分106 11.7 44
x y 6.6g
106:44=x:6.6g x=15.9g………………………………………………1分
11.7:44=y:6.6g y=17.55 g…………………………………………1分
(2)设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OH+HCl ==NaCl+H2O………………………………………………………1分
40 58.5
19.9g—15.9g z
40:58.5=4g:z z=5.85g………………………………………………1分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5.85g=23.4g………1分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为:19.9g+100g+146g—6.6g=259.3g ……1分
设蒸发水的质量为m
23.4g g/(259.3g —m)=20%
m=142.3g ………………………………………………………1分
答: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所选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 加Ba(NO3)2溶液 |
B | 区分尿素[CO (NH2)2]和氯化铵 | 加熟石灰研磨 |
C |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D | 除去CaCO3固体中的CaCl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课外实验”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
A.说明蜡烛中含有炭黑 B. 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D.说明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