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是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O+H2SO4=ZnSO4+H2O.计算:
(1)硫酸锌中锌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65:32:64.
(2)如果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锌溶液配制10%的硫酸锌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硫酸锌固体.
(3)取50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分析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即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
(2)根据配制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3)根据硫酸锌的质量计算氧化锌的质量,进而计算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硫酸锌中锌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65:32:(16×4)=65:32:64;
(2)设需要加入硫酸锌固体质量为x,
100g×1%+x=(100g+x)×10%
解得:X=10g
(3)设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为y
ZnO+H2SO4═ZnSO4+H2O,
81         161
y          80.5kg
$\frac{81}{y}$=$\frac{161}{80.5kg}$
y=40.5kg
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frac{40.5kg}{50kg}$×100%=81%
故答案为:(1)65:32:64;(2)10g;(3)8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化学式计算、溶液计算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溶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石灰石样品,把100g稀盐酸分为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1255.5
225m
3251.2
425n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3、4次实验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2)表中m=3;n=1.2.
(3)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室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添加酒精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Z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中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实验1可以说明明矾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了有毒的气体(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后.某科学小组同学对于“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Ⅰ.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Ⅱ.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以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2KCIO3$\frac{\underline{\;MnO_{2}\;}}{加热}$2KCl+3O2↑   ③2KMnO4$\frac{\underline{\;加热\;}}{\;}$K2MnO4+MnO2+O2
对于以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以证明.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针对观点I,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观点是正确的.
(1)他们判定观点Ⅰ正确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请你再列举一种能分解生成氧气的非金属氧化物H2O.(填化学式)
【探究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SiO2)、酒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物质加热能否产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证明观点Ⅱ错误.
(3)上述对照实验的方案是:操作方法:分别取5g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三只试管口;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氯酸钾也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热二氧化锰没有产生氧气.
结论:观点Ⅱ是错误的.(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评价交流】比较①、②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MnO2作催化剂,但KClO3霱要加热;比较②、③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加热,但KClO3还需要催化剂,根据上述分析,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归纳槪括出一个新的观点(观点Ⅲ).
(4)观点Ⅲ:含氧化合物若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对比A瓶与C(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结论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20mL12mL16%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