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20℃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溶液中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剂的质量D.溶解度

分析 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 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改变,故ABC都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 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或加水量不足.
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还可能是Ca(OH)2和CaCO3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酚酞溶液;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只答出有气泡产生也可).
猜想正确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密封保存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如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1)根据图中数据你得到金属的利用与活动性关系的结论是:越活泼的金属被利用得越晚.
(2)铝应用的较晚但是其产量很快超过了铜,而且在多个领域代替铁,其两个主要原因是密度小、耐腐蚀.
(3)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请你写出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为反应提供还原剂CO;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16g赤铁矿与足量CO充分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13g,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62.5%.
(4)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水、氧气等物质相互反应的结果,因此,铁锈的主要成份是Fe2O3•XH2O.
(5)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用钛合金做轮船外壳而不选钢材,反映出耐腐蚀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pH试纸如果被润湿后再测盐酸的pH,则测量值比实际值(  )
A.偏小B.不变C.偏大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街道上卖得十分火热的“摇摇冰”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有一薄膜,分开了水与另一物质,摇动时,薄膜破裂,物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使饮料温度下降,该物质是(  )
A.氧化钙B.氢氧化钠C.味精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面是某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物质与微粒构成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B 化学与应用
生石灰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来人工降雨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C性质与用途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乙醇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净化水
D安全常识清掏沼气池时---点火把观察是否清干净
煤气泄漏---严禁火种
溶洞探险---需做灯火实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区经常下酸雨导致土壤呈酸性,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土壤里施加氢氧化钠溶液B.多浇水
C.洒入适量熟石灰D.洒入适量石灰石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接通电源后即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试回答:
(1)指出电极的正负极:A为负极.
(2)D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3)理论上C、D两管中气体体积比应为2:1,但实际上总是略大于2:1,原因是
氧气在水中比氢气溶解的多.(填一种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D.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