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1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欲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CO3②可能是NaOH③可能是NaOH和NaCO3
【实验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配置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假设
 
(填序号)不成立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固体产物中有Na2CO3
C、取上述B步骤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固体产物中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2组装仪器,将5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如图3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步骤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2)装置乙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③中,装置甲的作用是
 

(3)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实验2】实验二:检验生成物是NaOH还是Na2CO3,可以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就是碳酸钠,或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Na2C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Ⅱ、定量探究
(1)要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必须保证装置不漏气,所以进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从浓硫酸的物性分析实验中的用途;根据空气的组成及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中空气组成的改变,判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3)根据数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
实验二:【实验2】检验生成物是NaOH还是Na2CO3,可以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产物是Na2CO3;或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如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等,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产物是Na2CO3
【实验结论】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
 
Na2CO3+CO2↑+H2O.
Ⅱ、定量探究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硫酸吸收气体中的水,避免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装置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被NaOH溶液吸收,通过NaOH溶液后的空气中不再含有二氧化碳,避免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防止测定的数据不准确;
(3)分析坐标图可知:干燥管中增加的质量为22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则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68                 88
 x                  22g
 则
168
x
=
88
22g
,解得 x=42g
所以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2g
50g
×100%=84%
故答案为:
实验一:碱
实验二:(1)水珠(或水雾等合理答案均可)
(2)Ca(OH)2+CO2═CaCO3↓+H2O;
(3)①质量守恒定律;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②
有白色沉淀
固体产物中 无氢氧化钠
[小 结]2NaHCO3
  △  
.
 
Na2CO3+CO2↑+H2O.
Ⅱ、定量探究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吸收水分;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84%.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知识,回答问题时,可以依据课本已有的知识,灵活应用,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媒体报道快递公司曾发生氟乙酸甲酯泄露中毒事件.下列关于化学物质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氟乙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
B、氟乙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氟乙酸甲酯是氧化物
D、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州亿晶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发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硅片切割、电池制备、组件封装和光伏发电等业务.
(1)硅在地壳中含量位于氧和
 
元素之间;
(2)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
 
能的装置;
(3)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也是生产高纯硅的原料.玻璃属于
 
 材料;
(4)二氧化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粗硅(Si)和一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5)粗硅生产过程必须在无氧的容器中进行,除了考虑到硅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
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作用是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填字母).
A.NaOH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填计算结果).
(6)某同学欲探究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他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溶液中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
【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
(1)(1)取装置②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
 
 
猜想2正确
(2)取(1)所得少量上层清夜加入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
(1)图中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3)计算7.9g高锰酸钾(KMnO4)完全溶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解: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10-3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
 
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偏大的原因是
 
(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较大  C.部分氧气溶于水
(4)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g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分别为酸、碱、盐中的六种物质,它们都易溶于水,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G是一种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F反应可产生两种沉淀.
(1)E的化学式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是酸,其浓溶液有脱水性;B为氮肥,C为钾肥,D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D的名称是
 

(2)A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稀释A的浓溶液操作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课上,某兴趣小组同学练习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实验后对发生装置的大试管内液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试管内反应剩余物过滤后的滤液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根据该化学反应,2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请你完成乙同学猜想:
a、甲同学:滤液溶质可能是CaCl2
b、乙同学:
 

【实验与结论】
a、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乙同学猜想正确
b、丙同学也认为乙同学猜想正确,也设计了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乙同学猜想正确
c、请写出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若要将该发生装置内的废液转化为中性再排放,且不造成污染,则需往其中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初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关系,下列各组不符合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的是(  )
A、甲:磷单质乙、丙:红磷、白磷
B、甲:分子构成的物质乙、丙:氨气、冰水
C、甲:有机化合物乙、丙:甲烷、淀粉
D、甲:“三酸两碱”乙、丙:硝酸、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