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变成黑色.
(2)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性腐蚀,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并用玻璃棒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
(4)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 (1)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分析;
(2)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
(4)根据锌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求算即可.

解答 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物质发生碳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
(2)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
(4)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49g×20%                 x          
   $\frac{98}{49g×20%}=\frac{2}{x}$
  x=0.2g
答:制得氢气的质量为0.2g.
故答案为:(1)小木棍变成黑色;(2)腐蚀;大量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水;玻璃棒;热;(4)0.2g.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
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②将t3℃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铜陵市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城市拥有很多工厂工艺.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纺织厂布匹纺织
B.
自来水厂过滤
C.
洒水车清洁路面
D.
金属冶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3000多年前青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
(1)青铜属于合金(填“单质”、“化合物”、“合金”)
(2)“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CuSO4═Cu+FeSO4
(3)上述化学反应所属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①③④,还缺少的仪器是集气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②⑥;
(4)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试管与桌面夹角约45°,加热试管时要使用外焰,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试管里的液体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物质D.分离溶液析出的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消防知识手册》中指出:活泼金属(如镁、钙、钠)燃烧而引发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小明和小白想是不是活泼金属能与CO2反应呢?于是他们向化学老师要了一小块金属钠和其它必要的药品及仪器(如图所示),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应选用上图中的D装置(填装置代号);
(2)小明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困惑】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小明认为黑色颗粒是炭,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或Na2O和Na2CO3,小白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小明立刻认为小白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实验探究】小明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Na2CO3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小丽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化学符号填空
(1)保持甲烷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H4  
(2)铵根离子NH4+
(3)质子数为16的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