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________g KMnO4分解所得O2与3.4g H2O2分解所得O2质量相等.

答案:15.8g
提示:

点拨: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得出KMnO4~H2O2关系式进行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
精英家教网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⑥
 
,⑧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几瓶O2气体,若已选用了①、②、⑤、⑨、⑩,还应选用的两种仪器是(填编号):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4)若要制取3.2g氧气,请计算:
①高锰酸钾(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要制取3.2g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5)某同学为了探究催化剂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中的仪器做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一组实验:
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MnO2粉末的用量(g) 0.1 0.3 0.5 0.7 0.9 1.1
10%的H2O2溶液的用量(mL) 30 30 30 30 30 30
收集等体积O2所用时间(S) 17 7 4 2 2 2
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
精英家教网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⑧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几瓶O2气体,若已选用了①、②、⑤、⑨、⑩,还应选用的两种仪器是(填编号):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4)若要制取3.2g氧气,请计算:
①高锰酸钾(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要制取3.2g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5)某同学为了探究催化剂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中的仪器做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一组实验:
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MnO2粉末的用量(g) 0.1 0.3 0.5 0.7 0.9 1.1
10%的H2O2溶液的用量(mL) 30 30 30 30 30 30
收集等体积O2所用时间(S) 17 7 4 2 2 2
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一】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
氧气(O2),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结束时,
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MnO2)分解放出氧气(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K2MnO4)分解放出氧气(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
变.则猜想
 错误.
(2)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检验到有氧气生成
检验到有氧气生成

【探究二】以下是某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液
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①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浓度
浓度
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越高反应的速度越快
温度越高反应的速度越快

②通过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使用MnO2可以加快H2O2溶液反应速率.
③如果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做2个实验(不要写出具体步骤):
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宝应,我县陆续使用天然气,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
(1)镇江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精英家教网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新疆输送到镇江气门站的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在其中添加无毒臭味剂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3)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我县将逐步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①乙醇汽油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氢气       B.煤      C.乙醇汽油       D.煤气(主要含CO)
(4)为测定原煤中的含碳量需要用纯氧气.但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组别
集气瓶编号
瓶中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l0 20 30 40 50 3l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②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③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5)鉴于用收集好氧气再进行实验,存在上述不确定因素,因此小亮和同学们决定采用下列装置进行测定(如图1):
精英家教网
资料:①干燥原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2,但同时含有少量SO2和CO;
②SO2能与高锰酸钾(KMnO4)反应而使溶液紫红色褪去,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而CO2和CO均不能使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根据装置图2回答:精英家教网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
 
(选填A或B).  A、干燥气体    B、除去气体中碱性物质
②试写出B装置和C装置的作用:B装置的作用
 
;C装置的作用
 

③若将B、C装置中改成澄清石灰水,D、E装置中改成高锰酸钾溶液,测得原煤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④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尾气应如何处理?
 

(6)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确保实验时双氧水的用量.小亮和同学们事先对实验室提供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溶质质量分数测定.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②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

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15.8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1300ml.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O的相对原子×4

= ——————————×100%

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6×4

= ——————————×100%=40.5%

39+55+16×4

氧气的质量为:15.8g×40.5%=6.40g

答:15.8个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6.4g.

请回答:

⑴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3g/mL,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算出15.8g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g.

⑵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此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素

⑶请计算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

⑷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