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stackrel{加热}{→}$汞+氧气D.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酒精+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stackrel{加热}{→}$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又一次考验我们的应急救援和保障机制.
(1)为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运来了下列物资,其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D
A.纯净水B.加厚棉被    C.铁锅铁铲    D.塑料凳子
(2)为了安置在地震中房屋倒塌的人民群众,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3)为了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防疫人员对地震灾区进行消毒,常用二氧化氯(ClO2)做消毒剂,ClO2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物理性质之一为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H2O,氯酸钠(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写出钠离子(11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数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Y2O3(Y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材料的原料,其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桌上放有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请你设计实验一一鉴别.(写出操作的方法、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止水夹夹紧,在酒精
灯的火焰上点燃红磷后,并立即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耗尽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不可燃或不能支持红磷燃烧或不溶于水.
(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且不改变其它药品和装置,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不能完全反应或耗尽使结果偏小.
(5)某课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知道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毒物质,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然后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总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mL(保留整数).
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让氧气充分与铜丝接触反应使结果准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③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或实验结果较准确(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实验时,在加入红磷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小明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下列分析合理的是CD
A.实验时没有夹紧止水夹,有气体从导管逸出
B.燃着的红磷插入集气瓶迅速慢,没有及时塞紧瓶塞
C.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瓶塞没塞好,会漏气
D.没有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通过再次实验,发现实验后集气瓶中液面在刻度1附近,据此可得出一个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已知: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固体).镁+氮气$\stackrel{点燃}{→}$氯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如果用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最终集气瓶液面高度将远高于(填“刚好在”、“接近”、“远高于”或“远低于”)刻度Ⅰ(假设操作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托盘天平能精确称量到0.1g.如果用托盘天平来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称量前如果指针偏右,应该将右面的螺母向左调;称量中指针偏左,应该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下列符号或其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3He3个氦原子;     2Al3+2个铝离子;    Mg2+中“2”的含义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A(填字母)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充分消耗瓶内氧气
(3)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水进入集气瓶的量远少于理论值.经讨论,同学们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红磷不足或未冷却打开止水夹.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不能,理由是产生新的气体二氧化碳.
(5)小淳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无色、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