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描述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B.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水通电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D.水加热时变成水蒸气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可以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水通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水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三组实验.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溶液变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氨水能使酸酞溶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这一现象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烧杯的作用是对比.

(4)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低(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同时还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或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在20℃时,向125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gA物质,得到饱和溶液125g;20℃时向50g水中加入40gA物质,得到饱和溶液65g,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原子B.氧原子C.氢原子和氧原子D.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如图所示结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符号(结合元素周期表).
A:Na  B:Mg2+  C:O2-   D:O  E:Ne  F:S
(2)属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ADEF,属于阳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B,属于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C.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D;
(4)在化学反应里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容易的得到电子的是DF,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BCE.
(5)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过滤浑浊的河水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 酒精灯 坩埚 烧杯B.漏斗 铁架台 烧杯 玻璃棒
C.烧杯 漏斗 玻璃棒 蒸发皿D.铁架台 酒精灯 水槽 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主要流程如下:

(1)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过滤.
(2)若试剂b为Fe粉,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氢氧化铁与试剂a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由此可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二氧化锰中含有杂质.根据药品的颜色猜想,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填物质名称)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二氧化锰中含有的杂质可能与炭粉或二氧化锰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我国正加大对PM2.5污染物的监测力度.①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D.(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②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3)缺乏铁元素会患有贫血病.
(4)请从“(A)二氧化碳、(B)稀盐酸、(C)大理石、(D)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常用做建筑材料的是C;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是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