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证据推理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含有Na2SO4和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CuCl2和NH4Cl或两者之一。
按图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沉淀F的颜色为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3)取少量溶液G蒸发结晶,所得的固体为__(填写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A的组成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B的组成为_____。
【答案】CO2 蓝色 2HCl+Na2CO3=2NaCl+CO2↑+H2O NaCl Na2SO4和Na2CO3 CuCl2
【解析】
根据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沉淀,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沉淀,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溶液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C和溶液D,说明A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溶液B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E和沉淀F,说明B中不含铵根离子、含有铜离子,溶液E和溶液D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H和溶液G,说明H是硫酸钡,溶液D或E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A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1)气体C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沉淀F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颜色为蓝色
(2)步骤①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CO2↑+H2O
(3)由分析可知,溶液E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D中离子为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溶液D、E混合液中加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得出的滤液G溶质为氯化钠,经蒸发结晶,所得固体为NaCl
(4)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A的组成为Na2SO4和Na2CO3
(5)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B的组成为CuCl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变化Ⅰ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变化Ⅱ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______。
ⅱ.下列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钠和氯气反应能生成氯化钠的微观本质原因是:形成了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现根据镁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测单质镁和单质硫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镁(MgS),请从微观角度说明你推测的依据是___,并可再通过实验验证该反应能否发生。
(2)粒子⑥是某种新元素的原子,其中文名称为“鉨”,图中X=_____,其化学性质与铝相似,原因是___,理论上鉨的金属特性比铝强,下列对鉨的化学性质预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鉨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反应
B 鉨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C 鉨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木糖醇(C5H12O5)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甜度与蔗糖相当。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但含量很低。
龋齿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是牙菌斑。目前普遍认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可导致牙釉质溶解,进而形成龋齿。牙菌斑pH 变化可反映牙菌斑内产生酸性物质的情况。木糖醇具有防龋齿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韩旭对木糖醇防龋过程进行了研究,部分内容如下。
研究1:用10%的蔗糖、葡萄糖、木糖醇溶液漱口,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2:用蔗糖溶液涑口后咀嚼口香糖,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表明,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龋率。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龋病的形成是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导致。
(3)根据研究1,木糖醇不致龋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研究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的产物可以引起龋齿。
B 木糖醇(C5H12O5)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C 分别食用蔗糖、木糖醇,蔗糖对牙菌斑酸性变化影响小于木糖醇
D 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明显降低患龋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
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 ,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2(OH)2CO3,俗称 ,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溶液A的溶质有 (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 ;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2H2SO4 + = 2CuSO4 +
操作②实验步骤为: ,
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某纯净物X,将其配成无色溶液,取该溶液三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有关该物质X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 | 稀硫酸 | 澄清石灰水 | 氯化钠溶液 |
实验现象 |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A.物质X中可能含有钾元素
B.物质X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O
C.物质X可能是碳酸钠
D.物质X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汇中,Zn的质量分数是 。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________和_______(填药品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橡皮塞未旋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口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C.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编号),能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轻轻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直接加热浓度为30%的双氧水也可以制取氧气,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时,木条往往难以复燃,原因是______。某同学改用如图所示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很快复燃,你推测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