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KClO3、CuO(质量比l:1)
 

370℃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_____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家庭常见的锅有陶瓷锅、铁锅、铜锅等。

①铜锅与陶瓷锅相比,加热速度更快,利用的金属性质是_____。

②铁锅清洗后如未擦干,容易产生红色铁锈,这是因为铁与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

(3)某同学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C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已知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

②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③实验A~D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黑球”白球”各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共涉及到四种分子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3:2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其中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定相同

C.原子中b与c的数目相加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中a与c的质量近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气瓶底部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可多可少

B.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持续减小

D.最终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至1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各空;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1)只有Na2SO4;

(2)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实验
 

取适量中和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
 

猜想(2)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______色
 

猜想(3)成立
 

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结论不同产生质疑.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_________═2NaAlO2+3H2↑.

(交流反思)①丙同学肯定猜想(1)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丁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④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_________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