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就地焚烧 B. 发酵后作农家肥 C. 加工成精饲料 D. 制造沼气用作燃料
A 【解析】 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如产生污染性物质,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A、就地焚烧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错误;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发酵后作为农家肥,可循环使用,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正确;C、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加工成精饲料,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等质量的A、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B ③无法确定
(2)t1℃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解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_____。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除去B中少量A的最佳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3离子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核电荷数为63的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 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 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 D. 铕原子的质量为152
A 【解析】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A、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核内质子数为63,故选项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79,故选项错误;C、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章步入化学殿堂第1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该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
C.连接仪器时,橡胶塞用水润湿后慢慢旋进试管口
D.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坩埚
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可以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F.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G.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用完后不用洗涤直接插入原滴瓶即可
H.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ACDFG 【解析】 A、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该先将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错误;C、连接仪器时,橡胶塞用水润湿后慢慢旋进试管口,正确;D、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坩埚,正确;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错误;F、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有腐蚀性的药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章步入化学殿堂第1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
A. 只有物理变化 B. 只有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试题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蜡烛燃烧既含有物理变化,也含有化学变化。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铵(碳酸氢铵的简称)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很快消失,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查阅资料)
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NH3).
(收集证据)(1)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安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__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 | ||
②将湿润的酚酞试纸与碳铵接触 |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
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处 |
(获得结论)碳铵受热消失了,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________;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__.
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你同意吗?为什么?________.
闻生成物的气味时有的同学直接把鼻子凑到试管口处,结果受到了比较强烈的刺激,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对于如何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你的建议是________
有的同学把导气管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他认为由此也可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你认为理由充分吗?为什么? ________
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细口试剂瓶可以保存稀硫酸或浓硫酸
B. 广口试剂瓶中加水,可用来保存白磷
C. 溶液通常保存在滴瓶中
D. 氧化铜粉末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
C 【解析】 细口试剂瓶用来盛装液体药品,可以用细口试剂瓶保存稀硫酸和浓硫酸,A选项正确;白磷的着火点低,应隔绝氧气保存,所以广口试剂瓶中加水,可用来保存白磷,B选项正确;滴瓶都经过磨砂处理,而NaOH溶液会与玻璃里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所以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滴瓶中,C选项错误;氧化铜粉末是固体,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取用,D选项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可能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这种变化(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可能是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固体物质升华变为气体,所以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