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净水B.海水晒盐C.高炉炼铁D.石蜡熔化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蒸馏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D.该实验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迪巧”钙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5片钙片,放入 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57.8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CaCO3+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得该溶液的pH>(选填“<”、“>”或“=”)7,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减少(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下同),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增大.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合不合理,理由是不合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放热.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B(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酚酞试液.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组的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们得出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当盐酸过量时,酚酞也不变色.
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5)实验室现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某同学取该溶液的1/10于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然后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用去稀盐酸的体积为17.40mL.已知:常温下,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5g/cm3
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B.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热能的转化
C.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
(1)2个镁离子2Mg2+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O3
(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瘦肉;
(2)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甲状腺肿大(填“贫血”、“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利用天然气燃烧放热来加热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其中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粽子放在锅里能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4)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塑料具有热塑性(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质量是A=B(填“>”、“=”或“<”)
②t2℃时,在l00g水中放入60克A物质完全溶解,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H4NO3固体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析出.
④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pH试纸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某同学用教材中验证铁生锈的装置研究铜生锈的原因,他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