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硫(S)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3
个电子层,原子核电荷数是
16
16
,质子数是
16
16
,核外电子数是
16
16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失”)电子,形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S2-
S2-
.?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上电子数大于等于4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小于4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解答:解: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6,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三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总数为16,即核外有16个电子;由于其原子的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从而形成S2-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3;16;16;16;非金属;得;S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D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
B
B
,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C

②加热固体碳酸氢钠和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NaHCO3
  △  
.
 
Na2CO3+H2O+CO2↑    NH4HCO3
  △  
.
 
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加热固体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他不选择加热固体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氨气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氨气

③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水蒸气倒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防止水蒸气倒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3)已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实验1:取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往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醋酸,小花变红色.
实验2:往第二朵纸花上喷上水,纸花不变色.
实验3:
实验4:往第四朵纸花上喷水后,再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2的目的是
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请补充实验3:
将第二朵纸花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二朵纸花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4)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盐酸没有消耗完).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1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间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
二、如图2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
 
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
 
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1 1H精英家教网   2He精英家教网
2 3Li精英家教网 4Be精英家教网 5B精英家教网 6C精英家教网 7N精英家教网 8O精英家教网 9F精英家教网 10Ne精英家教网
3 11Na精英家教网 12Mg精英家教网 13Al精英家教网 14Si精英家教网 15P精英家教网 16S精英家教网 17Cl精英家教网 18Ar精英家教网
图1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观察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

(2)周期数==               。同一周期的元素,①                 相同;

                 逐渐递增;③每周期开头的是          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          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          类型的元素。

  (3)族数==                 。同族元素,①                 相同;

                   相似;③                      逐渐递增。

(4)填充下表:

元素种类

举 例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趋势

元素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元素

Na、Mg、Al

②非金属元素

O、Cl、S、P

③稀有气体元素

He、Ne、Ar

(5)最外层为    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时    个)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通过得或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特别是                有密切的关系。即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太和镇回澜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硫(S)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原子核电荷数是    ,质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失”)电子,形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