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到实验室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将其置于天平左盘中称量,然后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这一现象是否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左盘,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同时氢氧化钠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____(填“是”或“否”)。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不偏转是CaCO3+2HCl CaCl2+H2O+CO2↑否否因为烧杯是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 【解析】 (1)装置是密闭的,烧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指针不偏转。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是密闭的,所以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第2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

二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 (1)由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元素的周期数=电子层数,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共有2个电子层,故在第二周期。 (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以用于书写绘画等长久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科粤版化学上第一、二章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爽爽的贵阳,空气质量良好,PM2.5指数常年处于优良状态.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浓度的是( )

A. 在露天焚烧秸秆 B. 用太阳能发电 C. 汽车的排放尾气 D. 大量烧煤取暖

B 【解析】 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烟尘,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故符合题意;C、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D、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之谜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生成其他气体,则在其中燃烧的物质可选用( )

A. 硫粉 B. 一氧化碳 C. 红磷 D. 木炭

C 【解析】 A、硫粉可以和氧气反应,但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选项错误;C、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没有气体产生,选项正确;D、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之谜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D. 空气中的各成分气体是保持固定不变的

D 【解析】 A、空气中各个成分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因此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选项正确;B、少量有害气体对大气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选项正确;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各成分气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因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比如酸雨的形成,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该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D 【解析】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该反应参见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C 【解析】 试题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或新原子会新离子的变化。但一种原子不会变成另一种原子。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基础题 题型:实验题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 不计,起始位置在 5 刻度处).加热容器,使容器温度达到 80℃(已知白磷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40℃).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_____,活塞先向_____ 移动,再向_____移动,最后停在刻度______处.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

(3)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 的原因是_____.

白烟 ,上下4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基本不变. .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能够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白烟,因为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增大,所以活塞先向上移动,当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活塞再向下移动,最后停在刻度4处; (2)由此实验可知,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题文)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已知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则的核外电子数是( )

A. 143 B. 92 C. 235 D. 51

B 【解析】 根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的核外电子数是92,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