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图象与对应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样品滴加过量盐酸
B.
向一定质量的某碱溶液中逐渐滴加水
C.
向一杯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D.
对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

分析 A、根据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B、根据碱性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不会变成中性或酸性溶液进行分析;
C、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样品滴加过量盐酸,盐酸会先与氧化铝反应,再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故A错误;
B、碱性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不会变成中性或酸性溶液,故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
D、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对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几种水壶及其组成材料.
种类 青花瓷水壶 白铜水壶 铝质水壶 玻璃水壶
 实物    
 材料 陶瓷 铜 铝玻璃
(1)上述制作水壶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白铜水壶、铝质水壶,利用该材料的延展性.
(2)铝制水壶因为铝的抗腐蚀性能强而无需特别防护,铝的抗腐蚀性强的原因是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生成的氧化铝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3)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氢氟酸(HI)对玻璃进行刻蚀而成的.玻璃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F+SiO2=SiF4↑+2H2O.(4)由水壶材料的变化,你得到的启示是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2个硫原子2S;②氯酸钾中的阳离子K+
③“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P2O5;⑤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中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甲: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乙: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有同学认为,乙途径是通过氯酸钾受热分解得到氯化钾和氧气两种物质,丁途径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两种物质,他们都属于分解反应.你认为对吗?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2)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溶液变为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变为紫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依据所学知识结合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0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7.012.5 21.5 39.7 50.0 46.0 43.6
(1)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其水溶液pH>7,工业上曾用其通过复分解反应生产烧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2)欲将40℃、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C.
A.再加25g溶质并搅拌
B.恒温蒸发50g水
C.降温到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10%的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B.b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CaCl2
C.bc段溶液质量增加106g
D.b、c、d点溶液中NaCl质量关系:m(d)=m(c)=2m(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Ca(OH)2,EC.
(2)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并注明反应类型.
C→B: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E→D:C+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反应
(3)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益也有弊.请从利与弊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各答一条即可)
利:用于灭火等;
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都会引起温室效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氢化钠(NaH)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NaH+H2O=NaOH+H2↑,现将12g 氢化钠放入158.5g水中充分反应,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镁溶液,至恰好不产生沉淀为止.试计算:
(1)产生H2的物质的量是0.5mol.
(2)消耗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是2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