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__11号与16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是为___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BeOH2 Na2S 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1)氢氧化铍中,铍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带上两个单位正电荷,表现化合价是+2,氢氧根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OH211号(钠元素)与16号(硫元素)元素形成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的化学是为Na2S。故填:BeOH2

故填:BeOH2Na2S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递增。

故填:递增。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得失电子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NaMg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导致表现的化学性质不同,即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可燃物名称

蜡烛

木炭

棉花

红磷

白磷

最低氧含量/%

16

14

8

8.8

3.2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______。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__(不定项选择)

A.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3)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

(4)已知当氧气浓度为10%﹣14%时,人仍有意识,但会出现判断失误,且本身不察觉。当氧气浓度为6%﹣8%时,人会呼吸停止,并在68分钟内死亡。所以为进入某储藏蔬菜的地窖,一般都会进行灯火实验,结合数据分析使用蜡烛做灯火实验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升高温度至 40℃,发现甲固体减少,乙固体增多。

1)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__(填“A”“B”)。

2)升温到 40℃时,甲、乙的溶液中含水较多的是_____

340℃时,90 g 甲饱和溶液稀释为 20%需加水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84 消毒液”都是常见的消毒用品,科学使用消毒用品,才能有益健康。

1)医用消毒酒精通常以乙醇为主,乙醇易燃,它的闪点(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产生的火花)约为 22℃,燃点也在 20℃左右,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所以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_________,以防失火;使用酒精不宜向空气中喷撒,最好用擦拭的方式。消毒用酒精最佳的浓度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60%-70% B70%-80% C80%-90% D100%

2)“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的次氯酸根离子能使蛋白质氧化变性,用“84 消毒液”杀菌消毒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高浓度的“84 消毒液”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使用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后再用。

3)“84 消毒液”不能和酒精一起使用,两者反应产生有毒气体;“84 消毒液”也不能和洁厕精(主要成分浓HCl)混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一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2aq)、HClO C1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 )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ClO 的杀菌能力比C1O-强,由图分析,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pH=7.5 pH=6 时杀菌效果强的是pH=___________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B.将图2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2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3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春节新型冠状肺炎肆虐,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能够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据官方报道过氧乙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回答: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本小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g?(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猜想)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全部是CaOH2 猜想、全部是CaCO3 猜想_____

小明同学取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振荡,静置,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他认为氢氧化钙已发生变质。小红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其理由是_____

(实验过程)小雯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A中含有的物质名称是_____

2)若XCO2气体,现象c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_____(填“有”或“没有”)CaOH2,综合(1)和(2)的结论,得出猜想_____成立。

3)若将猜想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小雯同学用适量稀硫酸处理废液,但不知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于是,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处理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成红色

处理后的废液仍然显碱性

若没有明显现象

处理后的废液显中性

①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处理后的废液一定显中性,理由是:_____。为此,还需要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验证,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石蕊溶液 B BaNO32溶液 C 锌粒 D 生锈的铁钉

②氢氧化钙变质的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H2反应生成CH4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为了完成该实验,你认为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A-C 中选择),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

(3)用图D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可重复使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瓶中

(4)用图E进行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