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下:
(1)气体X是 ;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 。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Ca为+2价),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 -6 B. +4 C. +6 D.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C.用铁制容器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D.用白醋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 C石灰水 D氯化钠 E干冰 F水银;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含有氧分子的是 ;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5)属于氧化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电解水
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