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常温下试管中盛有的无色液体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液体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涨大.B不可能是( )

A.二氧化锰
B.大理石
C.镁粉
D.氯化钠
【答案】分析:根据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涨大,可知液体和固体物质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气体;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可使气球胀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气球胀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镁粉能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氢气,可使气球胀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不能与常见液态物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不能使气球胀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常温下试管中盛有的无色液体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液体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涨大.B不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海淀区二模)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g/L(空气:1.293g/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A
A
,收集装置应选用
D
D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可用
燃烧的木条
燃烧的木条
放在
集气瓶的瓶口
集气瓶的瓶口
来检查是否已充满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
t2
t2
℃.
(2)如上图乙所示,将少量生石灰加入试管中,把试管放人常温下盛有X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再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人大约10mL蒸馏水,发现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同时烧杯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X应该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
C
C

(3)t℃时,取W g A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水分的蒸发克数(x)
与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是
不饱和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或“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海淀区二模)实验室中存放的氢氧化钠固体常常会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小蓝就此问题展开了探究.
【资料收集】
(1)氢氧化钠可以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在常温、101kPa下CO2的密度为1.8g/L.
【实验方案1】目的:检验NaOH样品中是否混有Na2CO3
小蓝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对她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作一个恰当的评价(即说明方案可行或不可行,并说明原因):
实验方案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
方案1 将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滴入少许酚酞溶液,根据酚酞溶液是否变红,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
方案2 将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滴入少许稀盐酸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
方案3 将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滴入少许氯化钡溶液,根据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
【实验方案2】目的:测定NaOH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小蓝的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NaHCO3溶液220mL.请你对小蓝的实验进行总结:
(1)已知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NaHCO3溶液不能用水代替,试推测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或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这样可以避免因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测量误差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或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这样可以避免因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测量误差

(2)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0.954
0.954
g.
(3)为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还缺少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测定所取样品的质量
测定所取样品的质量

(4)该实验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中对测定NaOH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有影响的是(填序号)
①②
①②

①称量前,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发生潮解
②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本身也占有一定的体积
③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杂质以外,还含有少量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