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1. A.
    有气体生成
  2. B.
    有水生成
  3. C.
    有沉淀生成
  4. D.
    有新物质生成
D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有沉淀生成,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4、下图是一个电池的示意图,该装置可产生气体和电流.
老师告诉同学只要用两种不同的导体做电极,用水果代替实验中的稀硫酸也可以组成一个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一样的.同学们很感兴趣,在课外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制作,记录了以下的实验数据:
不同电极时单个西红柿水果电池的电流和电压
注:除电极材料不一样外,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装置中能量的转变是从
化学能
能转变为电能.该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pH的变化是
变大
(增大、减小、不变),质量减少的电极是

(2)假如仅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你猜想产生的电压应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
都大
(选填“都大”、“都小”、“处在它们之间”或“无法判断”).
(3)将三个用碳棒和锌片做电极的单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将铭牌为“2.5V 0.3A”的一个小灯泡串连接入该电路,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并不正常发光,原因是
电流强度弱,小于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8、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班同学为证明NaOH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在NaOH稀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当观察到
红色褪去
,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当得到无色溶液时,小虎认为这时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小英却认为这时还应该存在的另一种情况是
盐酸过量
.接着老师又提出问题:红色消失一定证明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吗?他们经过讨论认为也可能是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这时应在溶液中再滴加
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若有
不变红(或变红)
现象,则证明不是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
【方案二】: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这时小虎又提出疑问:pH逐渐变小,可能是由于溶液稀释造成的,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反应.小全对小虎的疑问进行了反驳,他的理由是:
碱溶液无论如何稀释,其pH值都不可能小于7

测定溶液的pH时,需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滴管或玻璃棒
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过一会儿,将试纸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
比较,从而得出溶液的pH.若对一未知溶液用湿润的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则测定的结果会
D

A.偏大,B.偏小,C.不变,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
【方案三】:在试管中放入一粒NaOH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
小华看到氢氧化钠固体消失了,认为发生了反应.而小全想了想之后却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小全的理由是: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于水
.小明用手摸了摸试管外壁,试管比较热,他认为不仅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小全思考之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小全的理由是:
氢氧化钠溶于水也放热

乙同学和丙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装置(见右图),都说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可以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分析说明:
B
(填序号)装置更合理,理由是
B装置能排除因液体的滴入而造成烧瓶内气体排出,引起玻璃管内液面发生变化
.若选用合理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出现
玻璃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现象时,可以说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方案四】: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的物质不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直接加入锌粒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向另一份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锌粒中,观察到
无气泡产生
现象,说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发生了反应.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

【方案五】:定量研究是化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一同学将200 mL稀盐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直接加入到w g的CaCO3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V1体积的CO2;向另一份中先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也加入到w g的CaCO3中,反应后收集到V2体积的CO2.如果V1
V2(填“>”或“<”或“=”)也能说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通模拟)某校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如下组合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甲同学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2)B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燃烧的条件(或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探究燃烧的条件(或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分析E装置中变化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乙和丙二位同学为了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3)乙同学在一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
1
3
体积的NaOH溶液,发现塑料瓶变瘪.于是他宣布已验证了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答
不正确
不正确
,判断的依据是
C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C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4)丙同学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少许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试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5)请你选用与乙、丙二位同学不同的化学药品,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则你选用的化学药品是
稀盐酸
稀盐酸
;简单的实验操作及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如图是一个电池的示意图,该装置可产生气体和电流.    
(1)该装置中能量的转变是从
化学
化学
能转变为电能.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pH的变化是
增大
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质量减少的电极是

(2)老师告诉同学用两种不同的导体做电极,用水果代替实验中的稀硫酸也可以组成一个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一样的.同学们很感兴趣,在课外实验中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制作,记录了以下的实验数据:
不同电极时单个西红柿水果电池的电流和电压
电极 碳棒--铜片 碳棒--铁片 碳棒--锌片
电流强度(mA) 1.43 4.26 4.63
电压(V) 0.6 1.2 1.3
若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制作西红柿水果电池,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你猜想产生的电压应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
都大
都大
(选填“都大”、“都小”、“处在它们之间”或“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揭东县一模)下列实验均是初中重要的实验,请回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是氢气或甲烷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
检验它们的纯度
检验它们的纯度
.仪器①的名称是
烧杯
烧杯

(2)实验B是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该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细沙的作用是
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瓶底
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瓶底
;假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先变大后变小且比原来还小
先变大后变小且比原来还小

(3)实验C是探究CO2性质实验,该实验说明CO2可以用来
灭火
灭火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F所示的实验,则哪根蜡烛先熄灭?答:
A
A
 先熄灭(选择下面代号填写)
A.高的蜡烛    B.低的蜡烛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该趣味实验说明一旦楼房火灾,我们要
弯腰
弯腰
(填“站着”或“弯腰”)逃生.
(4)实验D是某实验者配制溶质质量分数x%的NaCl溶液的一个步骤,该步骤称得NaCl的质量为
12
12
g.假如该实验者还要量取82mL水用于配制溶液,除了用到
100
100
量筒(填“10mL”或“50mL”或“100mL)外,还要用到的仪器是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