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徐州市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 加大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B.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营养化
C.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D.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水浇到化学品电石(CaC2)上时会引起剧烈的爆炸。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aC2+2H2O═Ca(OH)2+X↑,X遇明火剧烈燃烧并可能爆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2H2B.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生成物中有氧化物D. CaC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2
B. 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酸溶液
D. 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_____(填“>”“<”或“=”)7。
(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为_____。
(3)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CuSO4→Cu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D.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俗称_____。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C,其作用是_____。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氢气:Cu+H2SO4═CuSO4+H2↑
B. 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
C.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2+2HCl═MgCl2+2H2O
D. 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的性质时,某班同学用铁(碳素钢)与稀盐酸反应,当不再产生气泡时,发现还有较多灰黑色固体物质,于是他用了过滤的操作方法将混合物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和反应后的溶液。并对该固体和反应后的溶液作了如下思考:
(提出问题)①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提出猜想)①灰黑色固体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盐酸。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班同学的猜想:
实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实验1,将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_________正确, 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_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③正确,反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②硝酸钾③熟石灰④不锈钢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①常用来灭火的是_______; ②常用来做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___。
(2)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苹果 B 牛奶 C 食用油 D 米饭
(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 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俗称酒精),作为汽车的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