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图中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名称:a
 
;b
 
.A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烧杯,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3)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如表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燃烧时现象记录你分析:
物质镁条含碳0.05%铁丝含碳0.2%铁丝含碳0.6%铁丝
燃烧时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①你认为表未填现象
 

②上表有关数据及燃烧时现象,分析造成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主要原因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
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b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
 A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2)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烧杯,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故填: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4)①当铁丝中的含碳量达到0.6%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由上表有关数据及燃烧时现象可知,造成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主要原因是铁丝中含有一定量的碳.
故填:铁丝中含有一定量的碳.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何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SO42-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除杂质,得到溶液质量为108.1克,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mg a% NaNO3溶液,若使其浓度变为3a%,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
2
3
的溶剂
B、蒸发掉(
2
3
m)g 溶剂
C、加入0.2m NaNO3
D、加入(
3
7
m)g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最简便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观察气体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与100g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好华学能使你走出认识上和生活中的许多误区,如:
(1)钢精锅不含钢,而是铝制品;
(2)铅笔芯不含铅,而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
请按以上表述形式再举出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稀盐酸和大理石,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只用上述药品制O2,则必须补充的仪器有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只利用如图1仪器及药品制取CO2时,应选择的药品时
 
,所需仪器组合是
 
(填序号),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Ⅰ.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Ⅱ.若要如图2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当该物质分别处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点对应的条件时,能燃烧的是(  )
A、M点B、P点C、N点D、Q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