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操作①得到液体C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操作②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小刚发现经净化后的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常用__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主要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混合物吸附性加热煮沸化学 【解析】 (1)长江水静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液体C是混合物; (2)过滤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通常用活性炭来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3)将硬水变成软水,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消毒杀菌可杀死水中的一些细菌和微生物,是化学变化。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B 【解析】 试题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氮气占7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氧气占21%,故选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上图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________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___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________。
①②O2或CuOC+ O2CO2 【解析】 (1)由图中可知,碳燃烧时,如果氧气足量就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足就生成一氧化碳,碳燃烧的生成物与氧气的量有关; (2)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和氧气、氧化铜反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2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B. 一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
C. 合金是金属材料,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D.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所有的可溶性物质
C 【解析】 A、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露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一天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
(4)自然界中最为坚硬的矿物质,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
水蒸气煮沸过滤金刚石 【解析】 (1)露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一天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是水蒸气;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4)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为坚硬的矿物质,常用于切割玻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水的电解
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解析】 A、水的电解,纵坐标应为体积比;故A图错误;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图象,纵坐标应为物质的总质量;故B图错误;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图象到最高点后应变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C图错误; D、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3个硫原子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处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Mg2+中“2”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Fe镁离子带有两个正电荷 【解析】 (1)3个硫原子表示为3S; (2)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以及其他元素,故地壳中含量处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符号为Fe。; (3)Mg2+中“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正电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2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 题型:单选题
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不留下任何痕迹,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A. 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泡沫灭火器
B 【解析】 试题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质损坏,所以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