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方法和对应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B.用纯碱和石灰乳制取少量的烧碱
C.用盐酸除去Na2SO4中少量的Na2CO3
D.用铁粉除去FeSO4中的CuSO4
【答案】B
【解析】
题目要求实验方法和对应方程式均正确,做题时考虑这两方面。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一氧化碳是杂质,含量较二氧化碳(主要物质)少,点燃需要有氧气参加,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所以一氧化碳点不着,故实验方法不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
B. 用纯碱和石灰乳制取少量的烧碱 ,纯碱(碳酸钠)与石灰乳(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故B符合题意;
C. 用盐酸除去Na2SO4中少量的Na2CO3, 盐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作为新杂质混入硫酸钠中。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铁粉除去FeSO4中的CuSO4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应该为: ,选项给出的方程式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鸡奖是中国大陆最权威、最专业的电影奖。其奖杯铸型为铜质镀金金鸡,寓意金鸡啼晓,以鼓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
(1)制作奖杯的材料属于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露置在空气中若干年后,奖杯表面依然金光熠熠。请从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锌软膏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及轻度、小面积的皮肤溃疡,其有效成分氧化锌(ZnO)是一种白色固体。一种工业生产药用高纯氧化锌的流程如图:
(1)“酸溶”所达到的目的是将锌块转化为可溶于水的______(填产物名称)。
(2)由草酸铵推测草酸的化学式为______。“锌沉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溶液X结晶所得化肥是该工艺有价值的副产品,证明它是一种氮肥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与______混合、研磨,能嗅到氨味。
(4)“操作B”是高温灼烧,该过程除生成氧化锌外,还有两种气态碳氧化物生成,则草酸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 “队员”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 (友情提示: 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____“队 员”(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________
②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操作C中看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 g 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设计实验证明它是部分变质的___,并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若要把变质后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NaOH溶液,写出除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3号线正式开通,让合肥交通正式迈入线网时代,如图为地铁列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
(2)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地铁列车材料的使用,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B.食盐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