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_____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l Na2CO3; ②NaCl CaCl2和NaOH; ③NaCl Na2CO3和NaOH; 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③成立 |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性 A 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不消失 Na2CO3+2HCl ==2NaCl+H2O+CO2↑ 没有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解析】酚酞遇碱性变为红色,故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最终的滤液中显红色,说明滤液显碱性,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稀盐酸,故选A;由于猜想3成立,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加入氯化钙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没有参加反应,故红色没有消失;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烧碱 ②N2、P、Mg、O2 ③Al2O3、Fe3O4、CuO、SO2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烧碱、Mg、SO2 B. 黄铁矿、Mg、Al2O3 C. 合金、O2、Fe3O4 D. 烧碱、P、SO2
A 【解析】合金、黄铁矿、石油是混合物,而烧碱是纯净物,故烧碱不同类;N2、P、、O2 是非金属单质,Mg是金属单质;Al2O3、Fe3O4、CuO三种物质是金属氧化物,SO2是非金属氧化物,故三组中不同类别的是烧碱、二氧化硫、镁,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能量观: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B. 分类观:碳酸、碳酸氢钠都属于酸
C. 微粒观: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D.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B 【解析】A、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正确;B、碳酸属于酸、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属于盐,错误;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正确;D、电解水反应前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九年级理科综合适应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硬铝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塑料等属于_________材料;
(2)为确定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操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甲不反应;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甲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由此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用“>”连接);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米饭、面条等主食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
(4)2017年5月,消防官兵在扑灭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一种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这种做法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高分子 乙>甲>丙 Cu+2AgNO3==2Ag+Cu(NO3)2 糖类 清除可燃物 【解析】(1)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2)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甲不反应,说明乙>H,H>甲。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甲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说明甲>Ag,Ag>丙,由此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丙,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发生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九年级理科综合适应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测定溶液的pH值时,将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错误;B、将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如果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错误;D、称量药品,砝码放在右盘,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 【解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闪烁晶体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铋(Bi)元素为+3价、则锗(Ge)元素为( )
A. +4价 B. +2价 C. +3价 D. +1价
A 【解析】Bi4Ge3O12中铋(Bi)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设锗(Ge)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4+3x+(-2)12=0,解得x=+4,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1)化学试卷 题型:nul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A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都含有杂质,为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虽然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但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也不同,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新泰市2018届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B.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量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