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俗名固体双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
(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 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03溶液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 |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后静置。 | |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 。 | ,说明样品中有MgSO4。 ,说明样品中没有Mg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_______(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将铁片浸入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 | 铁片表明析出______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现象一微观结构一符号表征”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1)用化学符号表示5 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
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H、O、Cl、Na、Fe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氢原子 ;②五个铁离子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 .
(3)请用上述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根化学方程式:
①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②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若某车辆汽车经燃烧产生如图I中气体的质量各为12g,实测相同时间经转化排放出的图Ⅱ中气体总质量为20.4g。某同学认为污染物没有完全转化,他的依据是_____,计算图I中某一种气体实际转化的质量是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B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 | 硫酸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硫酸 |
D | 碳酸钙 | 氯化钙 |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