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含有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CO2_________g。
⑵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或碱中的一种。(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 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多次实验后,发现每次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100mL水,③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试回答:
⑴ 若小明用图甲进行实验,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⑶ 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⑷ 小强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用压强传感器实时地传回集气瓶内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 p0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气多。
d.由图三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是利用其__________。
(2)建设新农村后,村民已经用上自来水,加入_________可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日常生活中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3)实验室通常用下图装置来电解水,该装置中,A试管的电极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当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时,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mL。
(4)下列做法有利于节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B.用大量水冲洗汽车
C.用淘米水浇花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三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装置A和D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______,目的是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可用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为世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法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化学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Ⅰ.(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
a.NaHCO3难溶于水
b.NH4Cl难溶于水
c.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NH4Cl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模拟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说明:(1)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2)“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
请回答:
①上图装置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更正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合理更正装置后,加入试剂进行实验。
②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填操作的名称);
③实验时,为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须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至饱和的原因是______;
Ⅱ.该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请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最适宜选用______(填化学式);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_____。用废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应选择上图仪器中的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用F装置在通风橱内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实验时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A.先通CO后加热 B.先加热后通CO
(3)用橡皮管、注射器和水,检验 F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