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汞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O2 Fe3O4 HCl十NaOH=NaCl十H2O2HgO 2Hg+ O2↑ C3H6O3 + 3O2 =3CO2 + 3H2O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十NaOH=NaCl十H2O;(3)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g...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B. 在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 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温度升高,KNO3的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而减少
C 【解析】 A、比较同种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时,必须限定同一温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无法进行比较,选项错误;B、一种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只能是无法溶解该溶质,对于其他物质的溶解没有影响,选项错误;C、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没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下列仪器是( )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D 【解析】 根据烧杯、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的用途,以及给水加热和量取水的体积的要求判断。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要有盛水的容器,应在烧杯和试管中选取,但是用水量为150mL,由于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则要选择450mL以上的试管,这不可能,所以用烧杯;用烧杯给水加热选择支持固定仪器,要用铁架台;由于烧杯底面积大,易受热不均而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为发生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试管 BC或BE2H2O2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了解氧气的验满方法。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是试管; (2)若要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标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B、根据药品具有腐蚀性分析;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A、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操作错误;B、药品具有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取用,故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而且氯化钠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推断题
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A-G,所属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的种类如下表。
物质分类 | 单质 | 化合物 | ||
元素种类 | 金属 | 非金属 | 两种 | 三种 |
物质代号 | A、B | C、D | E、F | G |
其中A、B均能与C反应,A与C反应的生成物所含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2;B与C反应的生成物组成元素与E相同;C与D反应的生成物常温下为液态,其组成元素与F相同;A、B均能与G溶液反应,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均增加。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E的化学式是________ ;F所含的元素是________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B+C________ ;② C+D________ ;③ A+G________ 。
供给呼吸(炼钢、支持燃烧等);Fe2O3;氢和氧;3 Fe + 2 O2Fe3O4;2H2 + O2 2H2O;Mg + H2SO4 = MgSO4 + H2↑ 【解析】 由于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而根据题意可知,金属单质A、B均能与非金属单质C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C为O2,又由于A与C反应的生成物所含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2=24:16,故可推测A为金属Mg;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H2+O2=2H2O
B. 2NaOH+H2SO4=Na2SO4+H2O
C. 2Fe+6HCl=2FeCl3+3H2↑
D. 2KMnO4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解析】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A、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正确;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毒,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正确,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B.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