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25g、30g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

①图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填标号).
②图2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
③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水)(填一种).
④由图2分析物质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质乙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大于 t1℃.
⑤由图2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D(填标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分析 ①一定温度下,有剩余固体存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③通常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解答;
⑤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选项中的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图1可知:20℃时向A烧杯中加入10g完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加入25g有剩余固体,一定属于饱和溶液;30℃加入25g全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B;
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2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故填:甲;
③由1可知: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加水的方法;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加水);
④由图2可知物质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质乙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大于 t1℃,故答案:大于 t1℃;
⑤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故降低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是甲<乙,降低温度溶剂的质量不变;故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溶剂的质量关系依然是甲<乙,故正确;
C、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甲有溶质析出,溶液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时,甲析出溶质,乙由于溶解度增大而无晶体析出.降低到 t1℃时,溶解度是甲=乙,但由于乙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乙,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较为综合的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学生分析题目信息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一道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做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O2熄火.”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产生4种物质:C、CO、Na2CO3和Na2O.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HCO3饱和溶液不与CO2反应;③Na2O是白色固体;④向银氨溶液[Ag(NH32OH]中通入CO产生灰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I.A中产生大量气泡
II.E中出现浑浊
E中出现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I.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II.G中产生灰色沉淀
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取反应后D中少量白色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CaCl2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2)实验反思
①装置B可除去混杂在CO2中的H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写出E中出现浑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④[Ag(NH32OH]与CO反应,生成灰色沉淀Ag、碳酸铵和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g(NH32OH+CO=3Ag+(NH42CO3和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并填空: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氯化镁?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丙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海水“制碱”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守恒).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
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丙的猜想
不成立
 (2)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与试管中,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不显红色)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杂志网站报道: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科学家利用淡水、盐水产生的电压差和细菌活动释放的能量得到了氢气.据此,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研究有利于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该研究有利于海水、污水的开发利用
C.该研究说明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该研究属于物理学及生物学范畴,没有涉及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铁制车棚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喷漆.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4)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保存长久,是利用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给物质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不能直接加热或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连接好仪器,先将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然后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不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木炭在图丁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2)图戊中的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水能够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B.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开发利用新能源,将逐步代替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