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或操作有明显不足或错误的是(  )
分析:A、铁丝燃烧实验在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B、量取蒸馏水时试剂瓶与量筒口紧挨,标签对手心;
C、根据利用磷燃烧测定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D、根据蜡烛燃烧分析燃烧条件.
解答:解:A、铁丝燃烧实验在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底炸裂,图示操作错误;
B、量取蒸馏水时试剂瓶与量筒口紧挨,标签对手心,图示操作正确;
C、利用薄铜片上的白磷可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知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其着火点,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还需与氧气接触,操作可行;
D、蜡烛在放水的烧杯内燃烧,当至水下时,不再燃烧,说明燃烧须与氧气接触,操作可行;
故选A.
点评: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量筒的使用,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才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广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提出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 b.过氧化钠; 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1)取适量的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产生气泡,证明猜想
a
a
不成立;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反应的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产生
氧气
氧气

(3)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到
酚酞试液体变红
酚酞试液体变红
,证明生成物中有NaOH;同时证明猜想
b
b
成立.
(4)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实践探究二】过氧化钠为什么能作供氧剂?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
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木条复燃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2CO2+2Na2O2=2Na2CO3+O2

【交流比较】与我们学过的用KClO3或KMnO4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雨、小晴等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精英家教网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
 
,反应的化学符号(化学式)表达式是
 
;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为
 
,如果
 
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化学式)表达式为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
 
现象的发生,小雨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什么原因可能造成
 
.(写一个)
(5)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E排空气来收集氧气应从
 
处进气;若用E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应从
 
处进气.(填“a”或“b”)
(6)实验结束后,小晴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小晴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写一个)
(7)用B制取氧气比A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2007年南昌十九中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058

小强、小超等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

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3)

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为________,如果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现象的发生,小强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什么原因可能造成________.(写一个)

(5)

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用E排空气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处进气;若用E排水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处进气.

(6)

实验结束后,小超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小超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写一个)

(7)

用B制取氧气比A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雨、小晴等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反应的化学符号(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为________,如果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现象的发生,小雨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什么原因可能造成________.(写一个)
(5)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用E排空气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处进气;若用E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处进气.(填“a”或“b”)
(6)实验结束后,小晴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小晴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写一个)
(7)用B制取氧气比A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副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0?广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提出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 b.过氧化钠; 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1)取适量的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产生气泡,证明猜想______不成立;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反应的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产生______;
(3)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______,观察到______,证明生成物中有NaOH;同时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4)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践探究二】过氧化钠为什么能作供氧剂?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
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木条复燃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比较】与我们学过的用KClO3或KMnO4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