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实验仪器的名称:a _______;b ___________。
(2)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小组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 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而出结论____________。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 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_________。
【交流讨论】 试管③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_______(选填“1”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
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 ②向滤液滴加适量 |
| 贝贝的猜想成立 |
【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CO2 。
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
Ⅴ.【实验探究】
方案 | 甲 | 乙 | 丙 | 丁 |
装置 | ||||
操作 | ①关闭旋塞; | |||
②将足量的铜网加热至红热状; | ②将足量的红磷点燃; | 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 | 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 | |
③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④充分反应,待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旋塞;至烧杯中液面 时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几分之几。 | ||||
记录 | 约1 / 5 | 约1 / 5 | << 1 / 5 | 约1 / 5 |
结论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远小于1 / 5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
Ⅵ.【反思交流】
⑴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b,则a b(填“>”或“<”或“=”)。
⑵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 / 5 的主要原因是 。
⑷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 (任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小蓝同学所用的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c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选用 两装置连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分解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到较纯的氧气时应选 两装置连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2)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将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 A. | KNO3、NaOH、HCl | B. | Ca(OH)2、HCl、NaCl |
| C. | H2SO4、Na2CO3、Ba(OH)2 | D. | HNO3、KOH、Cu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在试管内加入氧化铜固体10克,通入氢气一会儿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反应完全后撤去酒精灯并停止通入氢气,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发现部分红色团体又变回黑色.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8.4克.
(1)“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会导致 ,使“部分红色固体又变回黑色”.
(2)按此实验操作及获得的数据,可知试管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铜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