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
(1)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2)小红同学要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
 
 
(填字母)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B装置应如何改进才符合要求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B装置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解答: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A;D;一个棉花团;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B装置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装置的改进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氧分子B、氧化汞分子
C、汞分子D、氧原子和汞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大多数的可燃物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②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在氧气、氮气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体积分数表示)叫氧指数.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氧指数:
可燃物红磷木炭蜡烛铁丝
氧指数0.5%4%4.5%5%-6%60%
(2)由如表可知铁丝是
 
材料(填“易燃”、“可燃”或“难燃”).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红磷而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是它们燃烧都会
 
,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这个实验,需要对实验的改进是
 

【反思与评价】即使这样改进,根据如表数据可知:仍然没有红磷燃烧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若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需氧气4.68g,则燃烧时需要空气的体积是多少?(假设该准状态下,氧气密度为2.0g/L)
(2)若一个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则需要多少个集气瓶容纳这些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发现内有红色水珠,则形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题15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在常温下为液态,F是黑色粉末.

(1)A
 
; D
 

(2)写出E物质的另一种用途
 

(3)C→E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小刚和小强用甲图和乙图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如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强用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在实验室中做过下列实验,你还记得下列实验的现象吗?请写出:
石灰石和稀盐酸
 

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由此可见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
 
 
 
 
 
等现象,小明同学得出结论:可以通过有无这些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微粒共能表示
 
种元素,这几种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写出A2B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图中表示阳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