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g某物质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
②可能含O元素;③一定含O元素;
④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
⑤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⑥此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产生探究兴趣.
(一)以下是第一组同学“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过程.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_____.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_____.
A pH试纸 B BaCl2 C 无色酚酞试液 D KNO3.
(二)老师让第二组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助他们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
(1)欢欢同学先按图2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
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请你指出欢欢同学操作中的错误:_____.
(2)迎迎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又倾倒了一些稀硫酸 之后,她想起还没有加入指示剂,于是又补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仍呈无色,于是她认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迎迎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
(3)妮妮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但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妮妮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写一条即可).
(反思与评价)
请你帮迎迎想一想,要想证明她得出的“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否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
[拓展与应用]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亚油酸(C18H32O2)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油脂的作用.下列有关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亚油酸属于氧化物
B. 亚油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D. 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现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多使用布制储物袋购物,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B. 多使用煤炉进行冬季取暖,尽量少用其他方式取暖
C. 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车出行,少开车
D.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填序号)
A 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索组成
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甚远,原因是____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J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选用)。
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C装置的广口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 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
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 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 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写出一个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滤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
(4)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5)要除去粗铜中的杂质,不能选用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铜溶液 B 稀盐酸 C 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图1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C的名称_____。
(2)用B、D和_____(填字母,下同)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装配氯酸钾制备O2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4)实验室制备CO2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图2的发生装置正确且符合要求的是_____;如图2所示,装置e中小试管起到节约液体药品和_____的作用。
(5)如图3所示,用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某同学在发生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甲装置,再连接乙进行收集。第一个甲装置内为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第一个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甲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_____;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填“f”或“g”)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