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车间发生爆炸,爆炸泄漏的有毒物质产生的烟气造成松花江和当地空气严重污染,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爆炸现场收集的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它能与CuO反应的物质).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是否含有CO
【查阅资料】①爆炸泄漏的有毒物质主要是苯和苯胺,他们都是有机物,已知苯的化学式C6H6是一种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5.5℃,沸点80.1℃,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NaOH易与CO2反应.
【实验原理】CuO+CO
  △  
.
 
 Cu+CO2,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证明CO的存在.
【实验仪器】

【问题】(1)收集爆炸现场的气体样品较简单的方法是
 

(2)实验时,上述仪器连接顺序为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这两次作用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3)小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认为该实验存在缺陷.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4)由于苯泄漏,造成松花江上大量鱼死亡,你认为鱼类死亡的可能原因是(回答两点)①
 

 

(5)苯的熔点低,在低温时,很容易凝固成冰一样的晶体,若苯凝固,如何从试剂瓶(细口瓶)取出来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原理是用CO还原氧化铜,所以对于收集的现场的气体要做净化处理,要除去里面的二氧化碳,另外,由于CO有毒,对于尾气要进行处理.后面两题是根据苯的性质回答问题,详细阅读上面的资料即可回答.
解答:解:(1)要用较简单的方法收集爆炸现场的气体样品,可以用气球收集,还有利于试验过程中气体的使用.
(2)因为要检验CO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要确保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必须清除干净,故两处用到乙装置.其作用分别是第一次,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第二次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一氧化碳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一般方法是点燃使其生成二氧化碳.
(4)由于苯泄漏,造成松花江上大量鱼类死亡,原因要从苯的性质考虑,一个是有毒,另外苯密度小浮在水面会隔绝氧气
(5)若苯凝固,可用手加热试剂瓶,因为苯的熔点只有5.5℃,使苯熔化,再将苯倒出即可.
答案:(1)用气球收集;
(2)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3)在d出口处将气体点燃;
(4)苯有毒;苯密度小浮在水面隔绝氧气;
(5)用手捂热试剂瓶,使苯熔化,再将苯倒出;
点评:结合所给的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目的,然后运用所学的有关气体的检验和除杂知识,此题可迎刃而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具有
 
性,是常见的氧化剂.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剧烈,在另外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会发生缓慢氧化,如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化合物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5的是(  )
A、NaXO3
B、XO2
C、H2X
D、HX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天然气爆炸
C、铁制品生锈
D、黄瓜榨成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两组图示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1)图一所示实验,能闻到刺鼻气味,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体现了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有
 
,③化学性质有
 
(填序号).
(2)图二同时进行各组实验:
①A、B两试管中的液体对比现象,说明能够使B中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填序号).
A.空气        B.水         C.氨水
②B、D两只试管对比现象,能证明的结论是
 

(3)图二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与实验一比较其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同学取12g 3%的双氧水,乙同学取10g 3%的双氧水同时做制氧气的实验,乙同学在双氧水中加入2g二氧化锰,则这两位同学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问题:
(1)找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只说明你正确的做法.
 

 

 

 

(2)反应开始后,应首先让气泡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这是利用氧气
 
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
 
的性质,采用
 
法收集.
(4)给大试管加热的方法为
 

(5)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其目的是
 
.写出高锰酸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79kg碳酸氢铵(NH4HCO3)所含氮元素与多少kg硝酸铵(NH4NO3)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小组讨论】甲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的质量分数有关;乙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丙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次实验:
实验次数H2O2溶液质量分数%H2O2溶液用量/毫升催化剂(MnO2)用量/克反应温度/℃收集气体体积/毫升所需时间/秒
30508523.8
1520.12022.8
520.12027.4
305055210.5
(1)请你写出第②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
 
实验证明甲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证明乙的观点是正确的(填字母);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
(3)由以上实验还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