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C、用途:CO2可用于气体肥料、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因为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又决定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以及造成的危害.
解答:解: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此项正确.
B、CO2与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此项错误.
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此项正确.
D、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物质的构成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避免其造成的危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B、城市污水不必经过净化处理就能排放
C、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的锌粉,过滤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尿素和Ca(H2PO42 黄铜和焊锡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厕所清洁剂(含HCl)和炉具清洁剂(含NaOH)
方法一 观察颜色 加入硫酸镁溶液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加入酚酞溶液
方法二 加熟石灰研磨 比较硬度 观察颜色 加入纯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KOH  MgS04
B、K2S04  FeCl3 NaN03
C、KCl  NaOH  Ba(N032
D、Na2C03  K2S04  HN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B、石蜡熔化
C、葡萄酿酒D、花香四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C、羊毛、棉花、腈纶都不是天然纤维
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所发生的反应,“A+B→C+D”表示
(1)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为
 

(2)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
 
为置换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3)若A为碱,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则B为
 
(填“酸”或“非金属氧化物”或“盐”).
(4)若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含有6gC、6g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