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接触而生锈;
(2)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M的颜色可能为无色
B.滤液M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
D.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则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实验测定某溶液由Mg2+、Fe3+、NO3-、SO42-四种离子组成,Fe3+、NO3-、SO42-离子的个数比为2:10:1,则溶液中Mg2+、Fe3+、SO42-离子的个数比为( )
A.3:2:1
B.1:2:1
C.1:2:2
D.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①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②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③滤纸上有Ag、Cu、Zn
④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Zn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有一种洗衣机槽清洁剂能除去各种顽固污渍,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小组同学想探究其化学成分。
(查阅资料)
①洗衣机槽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高温易分解,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
②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漂白、杀菌的作用。
研究小组买回了某品牌的洗衣机槽清洁剂,探究其溶于水后生成物的成分进行探究,从而了解洗衣机槽清洁剂的清洁原理。
(进行实验)(1)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解释) |
① | 取较多的洗衣机槽清洁剂的白色固体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固体溶解 | 过碳酸钠可溶于水 |
② | 往序号①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 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说明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____(填化学式)。 |
③ | 取序号②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另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得出结论)(2)结合步骤①~③分析,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3)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的洗衣机槽清洁剂的清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该清洁剂保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能否用该清洁剂清洗衣服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专家提示75%的酒精、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100g75%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为_____g。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ClO2属于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夏天室内空调温度越低越好
B.严禁麦收后露天焚烧小麦秸秆
C.回收金属制品避免材料浪费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无色溶液中,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2SO4、 NaCl、NH4NO3
B.Ba(OH)2、 HCl、Na2SO4
C.CaCl2、 K2CO3、AgNO3
D.NaC1、CuSO4、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