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选择A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应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在蒸发溶液的实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进行分析;
(4)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选择A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应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则a端应与c端相连;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石灰石和稀盐酸,所以选择的药品是①⑤,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所以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3)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铁架台;
在蒸发溶液的实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烧杯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或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1)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c;
(2)①⑤,CaCO3+2HCl=CaCl2+H2O+CO2↑,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3)铁架台;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氧气,隔绝氧气或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2-A | 32-B |
![]() | ![]() |
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氧气可用排水法,还可以用的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收集. (4)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 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4)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O2的质量(g) | 3 | 4 | 6 |
生成SO2的质量(g) | 6 | 8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