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都是氧化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_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漂白粉、漂白液可用于游泳池及环境消毒剂。
(1)氯气Cl2通入到消石灰中可得到以次氯酸钙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请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_____=Ca(ClO)2+_____+2H2O
(2)氯气Cl2通入到烧碱溶液中可得到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似,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推测HClO的名称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酸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则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的一定是酸
C.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
(1)人类获得铜、铁、铝的先后顺序与_____密切相关。
(2)大部分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4)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生产中通常用铬、锿等金属熔合在铁中制成不锈钢,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这一事例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化学观念,即物质的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 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氮气、氧气等
C. 稀有气体填充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空气中存在的稀有气体是拉瓦锡和拉姆齐共同发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蒸发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B. 当蒸发皿出现少量固体时,必须立即停止加热
C.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主要目的是加快蒸发
D. 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B. 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因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于鸡舍消毒,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一种即热式快餐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给食品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5)鱼池增氧剂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