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B. 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D 【解析】 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错误;B、倾倒液体是,防止污染标签,标签向着手心,错误;C、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正确。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 D. 蒸发
C 【解析】 A、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B、稀释浓硫酸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称量时不需要使用玻璃棒;D、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 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 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 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C 【解析】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不提温度,不能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由于甲和乙的溶液质量以及溶液的状态不知道,故无法确定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甲中混有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C正确;D、将温度由t2℃降到t1℃,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最小,甲和乙都有晶体析出,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填空题
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假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g).
砝码/g | 50 | 20 | 20 | 10 | 5 |
取用情况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填空题
据报道,某地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作生理盐水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
(1)为了把酒精和生理盐水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区别开,你能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_____;化学方法:_______。
(2)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实验时,必须注意的是_______
闻气味点燃要认真校对药品标签,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解析】 本题涉及比较初步的物质鉴别问题,在鉴别方法上优先考虑物理方法,其次考虑化学方法,而鉴别方法选取的依据就是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的区别。 (1)由分析可知,酒精和生理盐水两种液体物理性质上的区别在于气味不同,因此闻气味可鉴别两种液体,属于物理方法;两种液体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可通过点燃的方法进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向老师请教
A 【解析】 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实际上受热时大米中的淀粉结构发生了变化,看不到蓝色了.小军应该反复实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而不应该不自信、随便放弃。 【解析】 A、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没有探究精神,故错误; 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故正确; 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故正确; 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会制造劳动工具 B. 发现和利用了火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C 【解析】 根据人类学会制造劳动工具、火的发现和利用、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以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对化学研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判断本题。 人类学会制造劳动工具是为人类提高劳动效率,故A错误;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故B错误;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因此,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C正确;元素周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分子质量变小
C. 分子体积变大 D. 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A 【解析】 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减慢。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 煤油作燃料 B. 石墨作铅笔芯
C. 铝作导线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 【解析】 A、煤油作燃料,是利用了煤油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石墨作笔芯,是利用了石墨很软和颜色为黑色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铝作导线,是利用了铝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