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王林同学对一位高中同学说的“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同时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碳酸钾(K2CO3)、氯化铵(NH4Cl)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补充“①②③④⑤⑥⑦”处的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过程】实验现象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NH4Cl
一、分别取适量固体K2CO3、NH4Cl配制溶液得到澄清溶液得到澄清溶液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
二、分别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变蓝变红K2CO3溶液显
碱性.NH4Cl溶液显
酸性.
三、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K2CO3可与稀H2SO4反应
四、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并闻气味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NH4Cl+NaOH=NaCl+H2O+NH3
【结论与运用】取下列物质分别于K2CO3和NH4Cl溶液混合,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B(填字母).
A.稀HCl  B.水  C.CaCl2溶液  D.酚酞溶液
K2CO3与NH4Cl两种化肥不能(填“能”或“不能”)混用,理由是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生NH3,降低肥效.

分析 【实验探究】:②根据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铵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
③根据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④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进行分析;
【结论与运用】A、根据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水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铵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钙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氯化铵不显色进行分析;
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解答 解:【实验探究】:②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铵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所以

【探究过程】实验现象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NH4Cl
一、分别取适量固体K2CO3、NH4Cl配制溶液得到澄清溶液得到澄清溶液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
二、分别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变蓝变红K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
三、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K2CO3可与稀H2SO4反应
四、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并闻气味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NH4Cl+NaOH=NaCl+H2O+NH3
【结论与运用】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水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铵反应,故B错误;
C、氯化钙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正确;
D、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氯化铵不显色,故D正确;
故选:B;
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
【探究过程】实验现象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NH4Cl
碱,酸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与运用】B;
不能,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生NH3,降低肥效.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氮肥、钾肥的判断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难度稍大,须熟练运用酸碱盐的性质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除去锌粉中少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提纯含有少量KNO3的NaCl固体先加入水溶解,蒸发到大量固体析出时,把剩余的少量液体倒掉,晾干即得到较纯净的NaCl
C区分NH4HCO3和NH4Cl取样,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D分离CO2和CO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足量稀硫酸“释放”出C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老师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学生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老师因势利导提出了这样可能会使药品变质的问题,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学生甲:固体已经变质.  学生乙:固体没有变质.学生甲猜想固体已经变质的依据是(1)CO2 +2NaOH=Na2CO3 +H2O(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l】甲同学实验如图1;

【收集证据】观察到前后温度计示数发生改变,
【解释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们确定乙是正确的,你的评价是(2)不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计示数改变只能证明含有氢氧化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所以不正确;
【表达与交流】甲提出问题:如何证明固体粉末成分?
【探究实验2】乙同学实验如图2:
【收集证据】乙同学观察到,B中不产生气泡,于是得出该粉末成分没有碳酸钠
【表达与交流l】丙不同意乙的观点,其理由是(3)如果加入稀盐酸的量很少,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被耗尽,无法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丙同学认为只要将试剂稍作调整就能得出粉末成分.请你做实验的话,你的做法是将上述药品中(4)稀盐酸改为(5)氯化钡溶液(合理即可)即可.如何处理反应后的废液(6)检测废液的酸碱性,将废液中和至中性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焦炭;⑤金刚石;⑥石墨;⑦一氧化碳
(1)制糖工业用来脱色以制白糖②;(2)支持可燃物燃烧①;(3)用于切割玻璃⑤;(4)电池中做电极⑥;(5)参与植物光合作用③;(6)煤炉取暖,若空气不畅通,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⑦;(7)冶炼金属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写出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用语填空.
(1)Cl-氯离子
(2)两个铁原子2Fe
(3)人体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
C.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尿素;
(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
(3)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小民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
①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方案1;简述理由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②选用合理方案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四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B.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氯化钾
C.盐酸、硫酸钡、碳酸钠D.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如图的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要求填空:
(1)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并迅速插入广口瓶内,塞紧橡皮塞,
此时看到的主要现象是:红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当红磷燃烧完毕,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水面上升约$\frac{1}{5}$体积,
(3)上述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frac{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的哪些结论氮气不活泼,不能与红磷反应、氮气难溶于水、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