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前(选填“前”或“后”)放置.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验编号
药品 
大理石mg,块状mg,块状mg,粉末状mg,粉末状
盐酸(过量)wg,稀盐酸wg,浓盐酸wg,稀盐酸wg,浓盐酸
Ⅰ.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Ⅱ.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乙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Ⅲ.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Ⅳ.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ab(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的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原料发生装置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较小
制取氧气粉末状二氧化锰
3%的过氧化氢溶液
C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分析 ①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以及组装仪器的顺序来分析;
②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解答;
④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分液漏斗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 解:①仪器a是试管,在组装B装置时,应先放好酒精灯,然后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安装试管,故填:试管;前;
②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Ⅰ、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Ⅱ、对比实验数据可见,甲和乙均为mg块状大理石,wg盐酸,但是盐酸的浓度不同,故填:乙;
Ⅲ、甲和丙对比,乙和丁对比可知,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填: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Ⅳ、甲和丁对比可知,丁中反应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盐酸浓度大,所以反应的速率更快;
丁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溶液的质量更小;
因为并不知道大理石与盐酸是否完全反应还是哪一种物质有剩余,故无法判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
故填:ab;
④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较平稳的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较小;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时,用分液漏斗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这样就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从而得到了较平稳的氧气流.故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影响实验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仪器的组装,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2)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问如下),收集方法是D或E;若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刚产生气泡就收集,或刚开始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写一点即可).
(3)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为了控制该反应速率,可将标号①仪器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4)若将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填“a”或“b”).
若用F装置充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frac{\underline{\;加热\;}}{\;}$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所制的“碱”是指碳酸钠.
(2)工业生产过程中,铵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常温下,两者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是碳酸氢钠晶体(填物质名称).
(3)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10.6g.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铜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收集生成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为了获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可以采用(  )
A.比较铁的利用范围是否比铜广
B.观察铁是否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
D.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
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小明最近腹泻,医生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所以小明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馒头和稀饭B.红烧肉盖饭和菜汤
C.火腿三明治和牛奶D.奶油面包和酸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