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B.CO2(HCl)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C.Cu(CuO)                     先加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
D.NaOH溶液(Na2CO3)    加过量的Ba(OH)2溶液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Na2CO3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2CO3能与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7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个主题是(  )
A.出行时乘坐公交车或步行B.将废旧的塑料制品填埋处理
C.改进燃油品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叫停整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钢是碳的质量分数低于2%的铁碳合金,生铁是碳的质量分数在2%-4.3%的铁碳合金,某种铁碳合金,除铁外,只含碳元素,西大附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种合金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他们称取了5.8g合金,投入盛有45.4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51g,则:
(1)过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2)该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是生铁还是钢?(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实验室有一包由两种盐(不含氢元素)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为了确定各自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已知,气体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体B是农业上常用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钾肥.则:气体A是CO2;未知酸溶液是HCl;组成白色粉末的两种盐是K2CO3和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溶解度相同
B.t2℃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甲含的溶质多,溶液浓度大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甲的溶液浓度比乙的大
D.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是反应物,Y和Z是生成物
C.t1时刻,反应物完全消耗完
D.t1时刻,X的质量等于Y和Z减少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潮汐能C.核能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