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各小题均用序号表示)
序号
物质醋酸熟石灰小苏打
化学式CH3COOHH2OCa(OH)2NaHCO3
(1)请在表格中的横线上补充小苏打的化学式.
(2)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②.(用序号表示)
(3)若要比较精确地测定醋酸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④.(用序号表示)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④pH计.

分析 (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2)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可知水属于氧化物,故填:②;
(3)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出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只能粗略测出溶液的pH,而pH计能精确测出溶液的pH,故填:④.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名称、俗称以及化学式;氧化物的概念以及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做法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是(  )
A.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了农药、化肥
D.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②45℃时,使Na2SO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措施仅有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水3种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入15g NaCl粉末并振荡,会出现浑浊
④将相同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10℃,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2015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D(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第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5种.
(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选填选项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4)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何实现化石原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以及使用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
B.煤的焦化是使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强热使煤分解,因此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在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俗称:酒精),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减少环境污染
D.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要节约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BD(填序号);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图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 的顺序是c→d→b→a→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镁与NH4Cl溶液反应,不仅有一种盐生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气体可能是HCl、O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HCl,他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中无HCl(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H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NH3+3CuO═3Cu+N2+3H2O,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酚酞试剂变红,证明有NH3;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铜网逐渐变红,证明有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验纯以确保安全.
(5)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