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0C.+4D.+6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硫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3=0,则x=+6价.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水在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用途.
(1)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法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3)水是重要的溶剂,配制2%的氯化钠溶液500g,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填写字母代号)
A.酒精灯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E.托盘天平
(4)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需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NaOH固体.
(5)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一段时间后得到同温度的溶液乙;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央视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粉做灭火剂,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是否为报道中的“假干粉”.设计了以下探究一:甲、乙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粉末逐渐溶解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探究二:小组同学利用灭火器进行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猜想2:残留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B(填序号)
A、加热残留物质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2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1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设计实验方案要思维缜密,考虑周全.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论残留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固体溶解后,溶液温度都可能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如图是“×××”补钙剂商品标签图.我能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每片药剂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496g.
(2)这种补钙剂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是(  )
A.釜底抽薪B.火山浇油C.杯水车薪D.钻木取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生铁制成铁锅
C.铜丝可用来制作导线D.氢气可做清洁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将铁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铁丝不燃烧,将细铁粉洒向酒精灯火焰,发现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