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教育部2014年1月29日发布校园全面禁烟.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防火从细心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
A、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香烟燃烧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所以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故选A.
点评: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烟头正好起到了提高可燃物温度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将一种白色晶体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该白色晶体一定是铵盐
C、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熄灭--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一定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  )
A、食盐 冰水混合物
B、水  过氧化氢溶液
C、稀有气体 新鲜的空气
D、氯化钠溶液 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水时产生气泡
B、将活性炭放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无色
C、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液和滤渣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
A、滤渣中含有Ag,滤液中溶质为Cu(NO32、Mg(NO32
B、滤渣中含有Ag、Cu,滤液中溶质为Cu(NO32、Zn(NO32、Mg(NO32
C、滤渣中含有Ag、Cu、Zn,滤液中含有Zn(NO32、Mg(NO32
D、滤渣中含有Ag,滤液中溶质为AgNO3、Cu(NO32、Zn(NO32、Mg(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统计,我国今年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约百余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火灾中处理方式及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防止空气流通,火势漫延
D、在烟雾较浓处,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防止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又到了炎炎夏日,专家提醒:在夏天勿将打火机、空气清新剂等易燃物品留在车内,防止温度过高使它们成为汽车自燃的元凶.打火机的主要燃料是丁烷(C4H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拿走车内的打火机、空气清新剂、抽纸等物品,目的是通过去除可燃物防止燃烧发生
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5个氢分子构成
C、汽车发生自燃时,某些车主冒然打开车门或引擎盖,燃烧更加剧烈,是因为提供了更多的氧气
D、某些车辆自燃时甚至引起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剧烈燃烧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推进建设海洋强省的蓝色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综合利用与科学开发宝贵的海洋资源.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图: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
 
,试剂B选用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时基本类型为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则回答:
①制备粗盐: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
 

②粗盐纯化: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③精盐利用:工业上利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烧碱、氢气和氯气,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减排,但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对此,请你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