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分析 A、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可以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
D、根据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的质子数都为12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还在不停运动,故A错误;
B、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故B错误;
C、分子可以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例如一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也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例如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的质子数都为12,所以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即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等方面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先用砂纸打磨镁条,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锈”
B.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要先擦干再加热,目的是防止仪器炸裂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防止读数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N2
(2)碳酸钠中的阳离子Na+
(3)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4)澄清石灰水是水中溶有少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做的碳循环示意图:

(1)化石燃料除了煤、石油外,还有天然气,煤燃烧会产生造成酸雨的污染气体是SO2(写化学式);
(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温室效应,除了CO2外,温室气体还有O3(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工业上也可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吸收CO2,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剂}}{△}$X+4H2O,则X的化学式为C2H4
(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
(5)相较以上燃料,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H2(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B
A.O      B.Mg     C.H     D.C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常温下,Al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Al2O3薄膜,阻止Al进一步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

(1)将含有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有浓硫酸(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进行干燥再通入C装置.写出C装置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当黑色的CuO全部变成亮红色物质后,应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填“熄灭酒精灯”或“停止通CO”).
(2)如果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和CO,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B→A→B→C→B→尾气处理装置,请写出一个具体的尾气处理装置在B装置末端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C装置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3)如果要验证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B→C→B→尾气处理装置.则第一个B装置中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写出第二个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如果没有A装置,对实验有何影响没有A装置,无法除尽二氧化碳,从而无法判断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图1),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填“是”或“否”);
(4)小明同学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图2)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