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若要区分两种无色液体蒸馏水、矿泉水(该矿泉水属于硬水),可用多种方法区分。
(1)日常生活中加入_____(填序号),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A肥皂水 B活性炭 C食盐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还可将这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热,完全蒸发,根据是否有_____(填实验现象)来区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
A 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E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①液体乙可能是 _____。
②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___。
③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浓硫酸
①吸水性(物理性质)——_________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_________)
②脱水性(化学性质)—强腐蚀性。
③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_________气。
④稀释:_________入水、沿器壁、慢慢、搅拌。(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蜂蜜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营养品。2015年《中国药典》记载蜂蜜功能主治标准。
(1)喝蜂蜜水可补充大量运动量所消耗的能量,蜂蜜中富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 。
(2)冬天,蜂蜜中会出现白色固体,是因为低温时蜂蜜中的葡萄糖发生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现象。这不属于判断蜂蜜变质或掺假的依据。
(3)天然的含有活性酶的蜂蜜不能加热至60℃以上,活性酶在高温下_______,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因此,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豆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铁、钙等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他乳类还要丰富。
(1)豆浆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
(2)豆浆机即需即制的优点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豆浆制作完成,还可用随机附件—滤网去除豆浆中的渣滓,使口感更好,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原理是____________。
(3)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的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世事洞明皆学问”,学习化学要做到“学以致用”。
(1)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量_____解毒。
(2)玻璃钢属于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3)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用_____(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
(4)“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的描述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鉴别棉纱和丝绸的方法是_____。
(6)中国书画长期留存得益于墨的成分。中国古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7)“杯水车薪”无法达到灭火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一。已知过氧乙酸(X)是一元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易按下式分解:2X=2C2H4O2+O2↑,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_____________(填“铁”或“玻璃”或“塑料”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